心理健康的意義是什么

溫師月

溫師月

2023-05-18 17:57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
+關注
心理學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境狀態,包括認識自身、接納自我和調控自我的能力。心理健康的定義:是指個體在身體、智力、社會適應等方面全部良好或疾病時,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以及這種狀態為人們帶來的軀體、認識和社會功能的完好或異常表現。

一、心理健康的意義是什么?

1.心理健康的含義

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狀態。即個體具有在生理、心理上與社會協調一致的良好適應能力,以及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良好的個性品質與行為習慣。

心理健康包括:智力正常;情緒積極穩定;人格健全;意志合理;反應適度;人際關系和諧;適應環境;自知力完好。

2.心理健康的標準

衡量人的健康程度,一般采用下述的常用指標。

(1)軀體健康:主要表現為身體無疾病,或雖有疾病但病情輕微,無需特殊處理,如體重適中,身材勻稱,眼睛明亮有神,頭發光潔,牙齒清潔,聽力靈敏,嗅覺通利等。

(2)精神健康:主要表現為能正確認識現實,對待現實,熱愛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對生活充滿信心。

(3)社會適應:主要表現為能保持自我,善于與人相處,樂于與人合作;能與集體融為一體,并盡其所能,發揮其作用;能在生活中把握自己,又能接受別人的幫助,從而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

(4)個人生活:主要是指一個人生活的質量,它包括一個人對家庭、婚姻、工作及閑暇時間的生活安排。

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不同的人,由于年齡、性別,以及生活環境,所受的教育程度,性格特征,生活經驗,文化修養的不同,對于心理健康的評價也會有所差異。

二、

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1)遺傳。如果父母親患有某種精神性疾病,那么他們的子女患該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另外,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和,經常吵架,甚至打架,也會影響到子女的身心健康。

(2)環境。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尤其是家庭的環境,會對他的身心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不正常的環境中,或者受到虐待,就會導致孩子的心里發育出現畸形。比如,有的孩子從小失去母親或父親,缺乏父愛和母愛,這會導致他長大后,無法建立正常的夫妻關系,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周圍人的關系,進而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

(3)教育。教育不僅能夠使兒童獲得知識,而且還能使兒童的品德和智力得到發展。因此,家庭教育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家長要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家長還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

(4)學校。學校的老師和學生,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溫師月

心理咨詢 | 創作者  IP屬地:北京
文章393
粉絲234
關注12

愛情與成熟無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么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么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特別推薦

作者影響力排行

培訓機構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