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心理咨詢師是個"躺著賺錢"的職業,以為只要會聊天就能輕松拿高薪。我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8年,今天給大家說點大實話。
先說入行硬指標,必須要有中科院心理所認證的基礎培訓證書,這是行業準入門檻。但證書只是敲門磚,真正考驗人的在后頭。第一年實習期,每周要接受督導,光這筆開支就要2萬起步。我見過太多人在這階段就放棄,因為督導費比實習工資還高。
這四類人千萬別入行,
1. 想賺快錢的,新手咨詢師時薪80-150元,除去場地費、督導費,可能倒貼錢
2. 情緒不穩定的,來訪者的負面情緒像潮水,自己都站不穩怎么拉別人
3. 不善學習的,每年要參加至少50小時繼續教育,教材摞起來比人高
4. 害怕被投訴的,被來訪者當面摔門、投訴到協會都是家常便飯
真正適合的人有兩個特質,一是骨子里愛觀察人,超市排隊都在研究微表情;二是能享受獨處,每天寫案例報告就要3小時。收入方面,熬過前三年,時薪能到500-800元,但絕對沒有網上傳的"月入十萬"。
給新人的忠告,先去社區做義務心理援助,累計200小時真實案例再考慮全職。這行最值錢的是個案經驗,不是證書數量?,F在很多平臺搞"99元速成班",千萬別上當,心理咨詢師沒有速成的說法。

心理咨詢師收入到底有多少?
先說地域差異
一線城市和縣城能差出好幾倍。北京、上海成熟咨詢師時薪普遍在400-800元,要是掛靠高端診所,時薪過千也不稀奇。而三四線城市的咨詢費多在80-200元之間,有些新手咨詢師甚至會做30元/次的公益咨詢練手。
再說資歷深淺
剛拿證的新手最煎熬。有人前半年只能靠每小時50元的低價咨詢積累個案,月收入三四千是常態。熬過三年是個分水嶺——督導時長超過500小時、咨詢時長破2000小時的咨詢師,收入基本能穩定在1.5-3萬/月。業內有個不成文的說法,咨詢費每漲100元,至少要積累100小時的有效咨詢經驗。
兼職vs全職差異大
不少人在體制內醫院或學校做全職,這類崗位月薪多在6000-12000元,勝在穩定。而自由執業的咨詢師收入波動就大了,旺季時月入三四萬,淡季可能連續兩周沒來訪者。現在流行的線上平臺咨詢師,兼職做得好的一周接10單,每月能多賺四五千外快。
別光看進賬
這行隱性成本不低。每年要花兩三萬參加培訓,800-1500元/次的個案督導,租咨詢室每小時還得付30-100元場地費。有個朋友算了筆賬,去年收15萬咨詢費,扣掉督導、培訓、場地,實際到手不到9萬。
其他搞錢門道
聰明人早就玩出花了。有人給企業做EAP心理服務,一場3小時員工培訓收費5000起;有人在知識平臺開專欄,爆款課程能賣十幾萬;還有咨詢師轉型做心理學主播,靠直播打賞和帶貨月入過萬。某資深咨詢師私下說,"只靠個案咨詢的,都是老實人。"
心理咨詢師這行就像開餐館,有人做街邊快餐,有人做米其林私房菜。收入高低關鍵看你會不會經營自己,有沒有持續學習的狠勁。當然話說回來,要是光沖著賺錢入行,勸您趁早換個賽道——這碗飯吃得久的人,哪個不是真把助人當成事業來做的?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