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為中醫心理咨詢師?面試這10道題必須準備好!作為新興交叉領域,中醫心理咨詢師面試不僅考察專業知識,更看重實戰應用能力。筆者結合多位從業者真實面試經歷,整理出這份通關攻略。
第一類必考題是"基礎概念辨析"。比如"中醫七情學說與西方情緒理論有哪些異同?"這類題目需要你既能說清楚怒喜憂思悲恐驚的致病機理,又要對比弗洛伊德、認知行為等學派觀點。建議用"總-分-總"結構回答,先概括整體差異,再分點對比,說一千,道一萬個人覺得融合可能。
第二類是案例分析題。常見形式是給出一個焦慮癥患者的癥狀描述,要求你設計中西醫結合調理方案。切記要體現中醫特色,如推薦疏肝理氣的代茶飲,同時結合正念呼吸訓練。去年有位考生因提出"耳穴貼壓配合漸進式肌肉放松"的創新組合,當場獲得加分。
第三類容易丟分的是情景模擬題。當考官突然扮演抗拒治療的來訪者時,新手常犯兩個錯誤,一是急于說服對方,二是過度使用專業術語。正確做法是先做共情,"聽起來您對喝中藥有些顧慮對嗎?"再以生活化比喻解釋療法,比如把經絡比作城市交通網。
特別注意,面試官常設置中醫倫理陷阱題。例如"來訪者要求用周易算卦代替心理評估,如何處理?"此時要堅守專業邊界,可以回答,"我們可以探討周易對您的影響,但專業評估需要標準化流程,這樣對您更負責。"
準備面試時建議做三件事,每天對著鏡子模擬問答錄音、整理10個經典醫案、熟記《黃帝內經》中20條心理學相關條文。去年通過率統計顯示,準備超過50小時面試模擬的考生,成功率提高67%。

中醫心理咨詢師月入過萬的真相
為什么有的中醫心理咨詢師能月入過萬?
最近總能看到有人說,學中醫心理咨詢能輕松月入過萬,評論區里有人羨慕,也有人質疑,這不就是中醫加聊天嗎?真能賺這么多?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不整虛的,我就直接說實際情況。
首先得看你在哪兒干。 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老百姓對健康問題舍得花錢。比如有個失眠兩三年的客戶,去醫院查不出毛病,吃安眠藥又怕依賴,這時候遇到懂針灸調理情緒、又能用中醫話術疏導焦慮的咨詢師,一次收個五六百,人家覺得值。一個月接20個固定客戶,加上開點養生茶、艾灸貼,收入自然上得去。
再就是服務模式不一樣。 有的人只會把脈問診,說些“肝氣郁結”的術語,客戶聽了更迷糊。真正做得好的,會把中醫的“情志致病”理論翻譯成大白話。比如跟客戶說,“您這胸口老發悶,就像高壓鍋蓋子被堵住了,咱們得先把火關小,再慢慢放氣”,配合著教幾個疏肝理氣的穴位按摩,客戶當場就能覺得舒服,下次還找你。
最關鍵的是得讓人信任你。 小區里王阿姨原來見人就抱怨心慌,后來找了個中醫心理咨詢師,人家沒急著開藥,先教她每天晨練時拍打膽經,配合著喝酸棗仁粥。兩周后再見面,王阿姨說話都帶笑了,主動給鄰居推薦。這種口碑傳開了,客戶都排著隊來咨詢。
不過話說回來,這行不是會背《黃帝內經》就能干。我認識個在社區義診的姑娘,專門給更年期阿姨做咨詢。她包里常年裝著耳穴貼,教客戶煩躁時按揉神門穴,還會根據體質推薦八段錦的不同招式?,F在人家每周固定出診三天,其他時間接線上咨詢,一個月算下來早過萬了。
當然也有人賺不到這個數。街角那家養生館的小李,見人就推銷五千塊的調理套餐,把腎虛肝郁掛嘴邊,這種急吼吼要錢的,客戶去一次就再也不來了。所以說到底,這行掙的是良心錢,既要真本事,更得把客戶當自己人對待。
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很多病是從心里憋出來的。有個開滴滴的師傅,長期腰痛查不出原因,后來發現是總憋著對乘客的氣。中醫心理咨詢師讓他每天收車后敲打膽經,配合著練習把煩心事“喊”出來,三個月后癥狀真緩解了。這樣的案例多了,大家自然愿意為專業買單。
要說這行有沒有門檻?肯定有。得懂中醫基礎,會心理溝通,還得持續跟老師學新東西。但說白了,哪個行業想做好不得下功夫?那些月入過萬的,都是白天接診晚上翻醫案,把《傷寒論》和現代心理學結合起來琢磨的主兒。
說一千,道一萬說句實在話,錢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但能把老祖宗的智慧用好了,真幫人解決問題,收入自然不會差。這個行業不缺機會,缺的是沉得下心、真正為別人著想的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