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入行必看:這四類人最吃香

張婉芳

張婉芳

2025-03-21 13:47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
+關注

最近收到很多粉絲私信,"普通人能當心理咨詢師嗎?""學心理學是不是要花幾十萬?"作為從業八年的心理咨詢師,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大實話。

去年有個開奶茶店的小老板找我咨詢轉行,他說自己特別能開導朋友。結果學了三個月發現,書本上的共情技巧和日常聊天根本不是一回事。這說明入行第一關不是考證,而是看性格特質——那些天生具備"情感雷達"的人,別人一個眼神就能感知情緒變化的,確實更適合這個行業。

現在說重點,哪四類人最容易成功?

第一類是教師/護士轉行。王姐就是典型例子,當了15年小學班主任,去年考了二級咨詢師證,現在專門做青少年咨詢。她說以前處理學生問題積累的經驗,比書本知識管用十倍。

第二類是有藝術特長的。音樂治療、繪畫療愈越來越火,會彈鋼琴的咨詢師時薪能到800元。但要注意,去年某培訓機構打著"藝術療愈速成班"旗號騙錢被查,報名前務必核實機構資質。

第三類是經歷過重大創傷走出來的。張哥離婚后抑郁兩年,康復后專攻婚姻咨詢,他的個案預約排到三個月后。但這類從業者要定期接受督導,避免二次創傷。

第四類是企業HR轉型。他們擅長處理職場人際關系,像最近很多公司裁員,相關心理咨詢需求暴漲。但需要補充臨床心理學知識,不能只靠職場經驗。

關于費用問題,千萬別信包過班!正規培訓在2-8萬之間。有個省錢訣竅,先參加心理學自考(費用不到1萬),再去報實操班,比直接報高價班省一半錢。

學姐提醒大家,這行不是越老越吃香。我認識幾位退休教師考了證卻接不到個案,關鍵是要持續學習新技術。現在流行線上咨詢,會用AI輔助工具的咨詢師收入能翻倍。

心理咨詢師月入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詢師月入過萬是真的嗎?

心理咨詢師月入過萬是真的嗎?

一、行業現狀比想象中復雜

最近總能在短視頻里刷到心理咨詢師曬收入,有人坐在咖啡廳用筆記本電腦接個案,有人展示銀行卡到賬記錄,配上“時薪500元”的文案。這些畫面讓很多人心動,甚至有人辭職報班考證。但真實的心理咨詢行業,遠沒有看起來那么光鮮。

二、收入構成像金字塔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有5年以上經驗、穩定客源的心理咨詢師,確實存在月入兩三萬的案例。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塊,每小時800-1500元的私人咨詢、企業EAP項目、心理學培訓課程。但這樣的從業者占比不到10%。

更多新手咨詢師在生存線掙扎,機構抽成后實際到手150-300元/小時,每周能接10個咨詢都算不錯。二三線城市的情況更明顯,很多持證者對了轉行做學校心理老師或兼職情感咨詢。

三、高收入需要這些硬條件

見過真正實現高收入的咨詢師,通常具備三個特征,一是持續投入學習,每年花3-5萬參加國內外工作坊;二是找準細分領域,比如青少年心理或婚姻修復,形成個人品牌;三是懂得自我營銷,通過寫科普文章、做公益講座積累口碑。有位從業8年的老師透露,他前三年基本在貼錢做公益咨詢。

四、培訓機構的文字游戲要當心

市面上某些培訓機構所謂的“持證即接單”完全是誤導。目前國家已取消心理咨詢師資格認證,現在考的都是第三方機構證書。有學員花6980元報名,發現培訓內容都是基礎理論,根本教不會實操技能。更現實的情況是,正規心理咨詢機構招聘時,更看重心理學專業背景和督導時長。

五、這四類人更容易賺到錢

觀察身邊做得好的同行發現,這幾類人確實有機會,醫學背景轉行的醫生、能結合新媒體做知識付費的博主、專注企事業單位服務的團隊、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家庭治療師。普通小白想入行,建議先從社區心理服務或熱線接線員做起,既能積累經驗又不至于餓肚子。

六、時薪背后的隱形成本

外人只看到咨詢師收錢的那50分鐘,卻不知道背后要花3倍時間寫案例記錄、參加督導、查閱資料。有位自由執業咨詢師算過賬,每月看似收入1.8萬,扣除場地租金、保險費用、繼續教育開支,實際結余不到7000。更不用說長期接收負面情緒帶來的心理損耗,定期要找自己的咨詢師做疏導。

這個行業就像中醫,越老越吃香的前提是持續深耕??粗鴷r薪高,實際是多年積累的變現。那些指望考個證就能輕松賺錢的,對了大多成了培訓機構眼中的“韭菜”。真正堅持下來的從業者,多半是對助人有強烈熱情的人,經濟回報反而成了副產品。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張婉芳

心理咨詢 | 創作者  IP屬地: 廣州
文章269
粉絲42
關注5

人生有兩大悲?。阂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尋求和創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特別推薦

作者影響力排行

培訓機構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