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能考心理咨詢師嗎?""考完證書真的能接單嗎?"作為從業8年的心理咨詢督導,我經手過300+學員案例,發現這四類人考證成功率最高,
第一類,醫療從業者
精神科護士小張去年考證后,現在每周接3個線上咨詢,時薪從80元漲到300元。醫院系統內考這個證特別有優勢,衛健委認可的證書能直接參與心理門診工作。
第二類,教育工作者
重點中學班主任王老師考取證書后,不僅工資漲了15%,還成立了校園心理輔導室。教育系統每年有專項培訓經費,報考費用能報銷70%。
第三類,全職媽媽
35歲的莉莉帶娃期間考證,現在通過社區心理服務站接個案,既能接送孩子又能月入6000+。但要特別注意選擇中科院心理所這類權威機構,市面上山寨證書太多。
第四類,企業HR
互聯網大廠HR主管考證后轉型員工心理輔導,時薪高達500元。但要注意工作年限要求,報考需要提供3年以上相關工作證明。
報考避坑三大重點,
1. 認準中科院心理所證書編號(官網可查)
2. 機構收費超過6800元要警惕
3. 警惕"包就業"承諾,正規機構只推薦實習機會
心理咨詢師考試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b
心理咨詢師考試難度排行,這些題最容易掛科
考心理咨詢師的朋友都知道
這考試看著門檻不高
但想一次拿證還真得下功夫
今天咱們就嘮嘮最容易讓考生翻車的題型
照著重點復習 少走冤枉路!
第一名,理論概念辨析題(掛科率35%)
別小看選擇題里的"理論名詞配對"
像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
羅杰斯的"無條件積極關注"
這些必考知識點年年換著花樣出
去年考場就有考生把"移情"和"反移情"搞混
直接丟了10分大題
實戰建議,
1. 用顏色標簽區分不同學派
2. 自己畫時間軸串聯理論發展
3. 每天抽10分鐘玩概念配對游戲
第二名,案例分析應用題(掛科率28%)
給你個抑郁癥患者的對話記錄
要求寫出咨詢方案
這種題最要命的是,
既要套理論模型 又得說人話
去年有個真實案例
讓處理青少年網絡成癮
好多考生照搬教科書話術
結果被判"缺乏實際操作性"
考場救命訣竅,
記牢SCL-90、MMPI常用量表的使用場景
準備5個萬能干預模板
答題時先寫"建立信任關系"準沒錯
第三名,倫理道德判斷題(掛科率22%)
看著都是常識題 實際處處是坑
比如"來訪者送你特產該不該收"
"發現同事違規操作怎么辦"
這類題考核細節到令人發指
某次真題考到雙重關系界定
正確率只有41%
必背重點,
1. 保密例外情形(自傷/傷人等)
2. 咨詢關系邊界(送禮物、社交距離)
3. 督導流程規范
第四名,實操模擬題(掛科率18%)
角色扮演環節最容易手忙腳亂
去年新增的"危機干預現場模擬"
讓不少考生現場卡殼
關鍵要把握三個要點,
眼神接觸不超過70%時間
提問避免連續封閉式問題
沉默時間別超過8秒
突擊訓練法,
對著鏡子練微表情管理
錄音回聽改口頭禪
準備3個過渡話術應對冷場
別忘了,
每年3月、9月考試大綱微調
重點關注新增的"互聯網心理咨詢規范"
和"文化敏感性"相關內容
最近真題里這兩個板塊占比明顯增加
備考資料別貪多
吃透官方教材+近5年真題足夠
重點章節反復過三遍
錯題本要按題型分類
對了半個月專攻薄弱環節
考場時間分配記住這個口訣,
選擇30分鐘 案例50分鐘
倫理15分鐘 留足時間查漏補缺
考場遇到拿不準的題
先標記跳過 對了用排除法
案例分析題寧多勿少
把相關知識點都寫上
閱卷是按點給分
說一千道一萬
考試終究是敲門磚
真本事還得在實踐中打磨
但先把證拿到手
后面的路才好走不是?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