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世界的一切表現都和運動有關

心理學認為只有會運動、有生命的生物才有心靈。心靈與自由的運動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那些根植于大地的其他生物則不一定擁有心靈。想象一下,如果那些扎根大地的植物有了情感和思想,是多么讓人難以相信的怪事。假如說植物會因為預感到自己的悲慘命運,或提前感知自己即將被殺死而深受折磨,誰又會

相信呢?

同樣我們也無法想象植物會運用自己的意志力,因此它又何必要擁有理智呢?因此,植物根本就沒有必要擁有理智和自由意志。在運動和心靈之間,有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因果關系,這也是區別動物和植物的關鍵點。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心靈世界的一切表現都和運動有關。任何一個問題,只要和位置改變有關,就需要借助心靈來預測未來、積累經驗、擴展記憶,以便解決問題,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心靈和運動密切相關,心靈的一切發展都是由運動能力決定的,這是最初能夠確定的首要前提。強烈刺激的運動會刺激心靈不斷變強,并要求心靈永遠保持新鮮活力。如果我們能掌握一個人的一舉一動,那我們就可以確定此人的心靈完全枯竭了。所以才說:只有自由才能造就巨人。心靈究竟有什么作用?如果我們站在運動與心靈息息相關的角度便會發現,心靈能讓生物代代相傳。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就是利用心靈這個既能進攻又能防守的功能,來應對外部世界。人類的心靈之所以能一直活躍、積極進取,就是為了獲取安全感。可以說,人類心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類能在地球上不斷繁衍、穩定發展。我們的人性研究就是以此作為理論基石,進而討論人的心靈世界不可能與世隔絕這個問題的,而這個問題正是了解人性不可回避的問題。心靈必然與外部環境產生各種交集,外部環境一直在刺激心靈,心靈也一直對此做出相應的回應,心靈或者為了避免外部環境的侵害而舍棄部分能力和力量,或者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依附于這些能量。心靈與生物本身有密切的關系,就是說與人類品行、人格中的優缺點,以及自然屬性相關。某些特質、能力或器官是好是壞完全是相對而言的,都取決于生物所處的外部環境。例如,眾所周知,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人的腳就相當于退化的手。毫無疑問,對于那些需要爬行的動物來說這一定很糟糕,但對于只能在地面上行走的人來說,它卻是非常有利的。沒有人希望自己擁有那雙沒有退化的“手”,而放棄已經退化的腳。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