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套語看人心

心理學際關系中,最容易被破譯密碼的語言就是客套語。客套語的存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客套語要運用恰當,如果過分牽強而顯得不自然,可能此人別有用意。客套語的反面是粗俗語,一些人會對自己心儀之人說出隨意的言語,以示雙方的關系非同一般,給人以親密感的誤會。在毫無隔閡的人際關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話。不過,當在此種親密的人際關系里,突如其來地加人客套話的時候,就必須格外小心。有時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異乎尋常的客套話時,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過分謙虛的言詞談話時,可能在表示強烈的嫉妒、敵意輕蔑、警戒,等等。語言是測量雙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離的標準客套話使用過多,并不見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輕慈與嫉妒的因素。同時,在無意中會將他人與自己隔離,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防衛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對外鄉人說話很客氣。這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是一種強烈的排他性表現。因此,往往無法與人熟識,往往給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類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話時,則很可能內心存有自卑感,或者已隱藏著敵意。

喜歡使用名人的用語和典故的人,一般來說大部分都屬于權威主義者,他們經常使用別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以透露出自我擴張的表現欲。

假如他開口閉口就愛抬出一大堆晦澀難懂的語言或外國語就會讓聽者有一種走錯廟門的感覺。事實上,他這樣做只是用語言掩飾自己的弱點。他這樣做,無非是想加強說話的分量,同時也表示自己的見多識廣,以此抬高身份和擴大自己的影響。

從語言風格識個性

我們不少人都難以避免出席會議或主持會議。有的人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會議內容,而且使與會者滿意而歸;也有的人長篇累牘、喋喋不休,直到把所有的與會者催睡著了。主持會議雖然與主持者的自身修養和知識程度有關,但性格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能漠然視之

1.簡潔明快、豁達干練的人

這種人快言快語、辦事雷厲風行,對工作對生活都充滿信心,做事必須精心準備。主持會議亦清晰明了,內容安排得當,講話時條理清晰,言之有物,令與會者為之欽佩。此類人可以勝任重要崗位領導工作。

2.說一不二的人

此類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和手段,對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一切滿懷信心,而且堅信自己會擁有更多更美好的東西。他們的發展通常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干,頑強的意志力是他們取得成功的保證。他們做事總是胸有成竹、遇驚不亂,很有大將風度,但極易固執已見,不容他人置疑,專斷獨行

3.把會場當課堂的人

這類人的名片上通常印有“專家”兩個字,他們學有專長往往是單位或公司某一項業務的權威。開會的時候,他們會以老師的姿態站在與會者面前,不厭其煩地講解“學生們”不明白或懂得不徹底的理論和觀念,常常忘記了時間、地點和自我,而被誤認為學生的與會者則會哈欠連天,瞌睡連連。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