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來眼去”都是情

心理學作為面部最主要、最可靠的特征,眼睛為人們相互之間的信息溝通提供了一條永恒的渠道。在柔情蜜意的情場上,一個人打動、征服對方的“武器”通常也是眼睛,正所謂“眉來眼去”都是情。作為心靈的“窗戶”,眼睛之所以能傳情達意,原因就在于其肌肉非常纖細,因而每一種目光都具有與其他目光不同的特點。正因為如此,人們形容目光的詞語也非常的多,比如,“攝人心魄的目光”、“游離不定的目光”、“含情脈脈的目光”、“充滿嫉妒的目光”、“逃避躲閃的目光”,以及“瞟一眼”、“偷看”等等。雖然每一種目光都有自己具體的含義和意義,但只有與具體事情的前因后果聯系起來,它才可能有完整的意義。不然的話,很可能會鬧出“斷章取義”的誤會或笑話。

在用眼睛與人交流的所有方式中,瞇眼是最復雜、最有效、最意味深長的方式。雖然它持續的時間非常短,但其蘊含的意義是相當豐富的。當一個人做出此種動作時,其眼瞼保持半閉半開的狀態,給人非常困倦的印象。事實上并非如此,表面看來,做出此動作的人似乎在隱藏自己的目光,實際上他在刻意“壓縮”自己的目光,以便它能像“箭一樣射向對方”。當然,除了睜著眼看時能夠發出交流信號外,閉起眼瞼也能向對方發出交流的信號。

當一個人在與他人進行眼神交流的同時,如果能再輔以“上下飛舞”的眉毛,那就能向對方發出更多的信號了?,F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40余種不同的眉毛位置,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其中有超過30種能表示某種具體的意義,或是能暗示動作發出人的情緒狀態。比如,眉毛迅速上下活動,說明此人心情愉快,內心贊同或對對方表示好感;如果眉毛倒豎,眉角下拉,則說明此人正處于憤怒或是異常氣惱的情緒狀態之中;眉毛高高揚起,則說明其不同意對方所說的話,等等。所以,一些行為學家提出,如果把含義豐富的眼神動作、含義豐富的眉毛動作,以及變化多端的皺眉動作進行“排列組合”,那么我們可以得出難以計數的各種不同的組合。假如每一種組合代表一種特定的意思,這就意味著我們通過眼睛、眉毛以及皺眉動作發出的信號也就不可窮盡了。在某些場合,我們會覺得手是一種累贅,比如,在某些景點照相時,我們常常會不知道該把手放在哪里合適。同理,在一些時候,尤其是當我們面對很多美麗、精彩的事物時,我們也會覺得自己的眼睛成了累贅的附著物。因為這種條件下,我們不知道該指揮眼睛看什么地方好。

那眼睛究竟是如何來“看”人的呢?對于這個問題,西方的身體語言學家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格哈特·尼爾森博士通過實驗研究發現,講話多的人看對方的時間很少,而聽話多的人看對方的時間則較多。一般來說,當一個人開始講話后,他就會把自己的目光從對方身上移開,等到他講話完畢后,他多半又會把目光重新移回到對方身上。一個人講話時之所以會盡量減少與對方發生眼神交流,或是干脆把目光移到一邊,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話題中斷的情況。所以,如果一個人對你講話時,他沒有抬頭看著你,或是幾乎不和你進行眼神交流,則說明其希望自己的說話不要被你打斷;如果他在說話的過程中不時和你進行一些眼神交流,則說明在其講話停頓時,你可以和他進行語言交流;如果他停下后,并沒有抬頭看你,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插話,不然的話,你會自討沒趣。因為對方這個動作的真實含義是:我還沒有說完,現在想考慮一下。

通常情況下,當一個人在聽對方說話的同時,注視著對方,則表示:我同意你的說法,或者是你說的內容我很感興趣。如果說話者在說話的同時,雙眼不停地看著聽話的人,則是在向對方暗示:我對我說的不是完全肯定。很多時候,熱戀中的雙方更能順暢自如地用眼睛、眉毛來傳情達意。當一方需要另一方靠近自己時,他/她不會朝對方大喊,只需輕輕地遞個“眼神”過去就行了。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