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短文中的一段寫的非常好,說所謂的永遠,終逃不過時間。當我們在不一樣的天空下面彼此孤獨的想念,心底的疲累總有一天會擊潰整個愛情的圍墻,愛情在這樣的世界里變的脆弱,當等待從最甜蜜的守侯變成了最殘酷的煎熬,心會累,愛會冷所以,你能握的住就緊緊的握住,你不能握住,就傷心的放手。
曾經說不完的話,如今卻相對無言;身處同一屋檐下,卻似乎形同陌路。曾經有人把這樣的婚姻狀態形容為“婚姻孤獨癥”,得了這種“病”的夫妻,對對方的喜怒哀樂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法體會到愛情和心跳的感覺。沒有了如膠似漆的親近,連日常交流都消失后,隨之而來的是身體接觸的消失。兩個相愛的人朝夕相處卻似乎越來越孤獨,愛情漸漸退卻,剩下的只是相看兩相厭。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愛情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度無關,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有一個故事是夜里,小靜被哭鬧的孩子吵醒,迷迷糊糊地爬起來沖奶。怕孩子從床上掉下去,她踹醒了身邊呼嚕震天的丈夫,讓他照看兩分鐘??烧煞驔]好氣地說:“大半夜的你折騰我干啥啊?不就是沖奶粉,你就不能睡覺前沖好放保溫瓶里嗎?睡不好覺,明天我還怎么上班!”小靜滿肚子委屈地說:“你白天要上班,難道我不用上班嗎?我辛苦照看孩子,你就不能說兩句好聽的話?”話音末落,丈夫翻身起床,不是去沖奶粉,而是抱著被子去客廳睡了……
那么,婚后的女人為何會有這種心理落差,覺得自己男人在婚后變了呢?其實最主要是心理學上首因效應的緣故。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人們以后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它是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有著“先入為主"的效果。
一個人的孤獨是自由,婚姻中兩個人的孤獨卻是煎熬。兩個人待在一起,近在咫尺卻像隔著千山萬水,這是非??膳碌氖虑?。不過,真正可怕的其實不是婚姻中的孤獨,而是放任這種孤獨侵蝕內心,侵蝕婚姻和愛情。同時,這種對于孤獨感的放任,是婚姻里最大的悲哀。
所以,不管婚姻長短,不管彼此多么熟悉,我們都應該拿出真情、真心與對方交流,多一句親呢的話,多一個溫情的徽笑,多一些愛的表達。我們要努力避免自己與伴侶陷人“婚姻孤獨癥”,努力不讓另一半成為婚姻里那個孤獨的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