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李晴

李晴

2022-07-12 19:31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
+關注

著名心理學家珍妮艾里姆說:“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p>

在餐廳看過一個親戚家五六歲的小女孩,一不小心打破了碗,立刻從椅子上下來想收拾,但手驚恐地一直抖,拾不起碎片,叫人看了非常不忍。我們為什么這么苛責孩子,不準他們犯錯呢?那天更離譜地是,她那個很會轄管孩子的母親沒有生氣,也沒有打罵。因為打破的是餐廳的碗,她不心疼。要是在家,孩子只怕免不了一頓狠打。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要轉變表達方式,要及時給他講道理,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和是非觀念,要讓他知道,知錯改錯才是好孩子。父母要成為孩子認錯的動力,而不是阻力。

著名經紀人楊天真在《把自己當回事兒》里面說到: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很多事情都是不可理喻的。如果試著去了解溝通的對象,站在他的位置,看他眼前的風景,就會發現同一件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基本是每個人家長的愿望,而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個度沒把握好,很容易造成親子關系的矛盾。

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如何溝通呢?

首先不要否定他就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犯錯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事情。不經歷錯誤就不會懂得什么叫成長,也就不要談什么成功了。先要允許孩子犯錯,抱有這個心態很重要,跟孩子做朋友。不要過于地責怪,不要認為自己是家長就高高在上。

其次就是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地和孩子談心,用拋磚引玉的方法從側面告訴他出錯的關鍵點。也可以打比方,也或者給他講講實際的經歷。這樣能夠讓孩子自己真正領會到自己的失誤,這樣有利于他的成長,也更適合他糾正自己的錯誤而走向成功。

親子關系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溝通,遇事可以隨時求助父母。在這個年齡,我們的孩子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是你的批評與打罵有時并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或許只會適得其反。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試著打開孩子的心扉,與孩子真誠有效地溝通,讓孩子徹底地信服你,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一項名為“兒童參與家庭教育”的調查顯示,有約41%的小學生、46%的中學生,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富有幽默感。由此可見,生活中大多數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是嚴肅的。事實性,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心生畏懼。父母與其板著臉對孩子進行說教,還不如采用幽默的語言或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或交流,這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為人父母,是不斷修行、不斷學習的過程。懲罰孩子并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家長,是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愿我們,邊行邊學;愿每一個孩子能在錯誤中成長,得到正確的錯誤指正方式。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