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孩子是個小話嘮,他一定很聰明

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說過:“孩子的能力是在跟人溝通中提高的,包括語言表達、邏輯思維、溝通交流以及情商的培養和發展,都是基于此而逐漸發展?!?/p>

同事的女兒是典型的話癆,讓同事很頭疼。“媽媽,我為什么要喝牛奶?”“媽媽,這個東西為什么叫鬧鐘,不叫鬧鈴?”“媽媽,猴子為什么不吃辣椒?”

其實孩子話多是好事呀,這說明他們掌握的詞語越來越多,對語言表達非常有興趣。而且說話,是鍛煉孩子思考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孩子通過問問題、說話,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描述眼前看到的事物,并且學習社交。

哈佛醫學博士丹尼爾曾經總結過7種最適合大腦發育的日常心智活動,其中溝通就占了兩項:內?。ㄅc自己交流)和聯結(與他人交流)。當一個孩子在與外界交流的時候,大腦神經網絡快速發育,神經突觸會成倍增加,而大腦的神經突觸越發達,孩子就會越聰明。

科學家發現,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測試結果表明,和孩子交流少的家庭孩子平均智商是79,而和孩子交流多的家庭,孩子平均智商是117。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你的孩子小嘴叭叭、是個小話嘮,說明他從小身邊聲音非常豐富,家人至少有2個以上,是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的;這樣從小情感得到了親人的及時回應和滿足的孩子,不僅更樂于表達,情商也更高。”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接納包容

當孩子說個不停時,千萬不要粗暴地打斷他,這樣不僅會挫敗他的自尊心,也會打斷他的表達欲望。但是要和孩子約定好,不能在公眾場合隨意說話,并嚴格執行。

2、給孩子立規矩

有的話多的孩子特別喜歡打斷別人說話,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所以說家長在鼓勵孩子多說話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立下規矩,也就是教孩子在什么時候應該說話,什么時候不應該說話,讓孩子在各種場合也能夠注意禮儀。

3、給孩子更多表達的機會

在親子交流當中,如果遇到了什么問題家長不必急著去幫助孩子,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表達,而這樣也能夠滿足孩子話嘮的心情,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學會去判斷孩子說的話是不是正確,邏輯性強不強,然后其實給孩子提出意見,幫助孩子改正。

希望我們都能用一顆真誠的心去關注孩子,認真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所以,當孩子是個“小話癆”的時候,是他們更聰明的表現,也是他們在學習、探索的表現,父母可一定要多點耐心加以引導哦,他們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9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